荧光定量 pcr 实验常见问题解析
Q1:溶解曲线出现多峰
a)引物设计不够优化:根据引物设计原则重新设计引物。
b)引物浓度太高:适当降低引物浓度。
Q2:扩增曲线形状异常
a)扩增曲线不光滑:信号太弱,提高模板浓度并重复实验。
b)个别扩增曲线骤降:反应管内有气泡,由于温度升高后气泡破裂,使仪器检测到的荧光值突然降低所致。处理样本时要注意离心,加样过程中尽量避免吸打出气泡。
c)扩增曲线上飘:仪器测试默认基线设置为 3 至 15 个循环荧光值的标准差,可根据实际扩增情况进行相应基线调整。
Q3:反应结束无扩增曲线出现
a)反应循环数不够:一般设置循环数为 40,但需注意的是过多的循环会增加过多的背景信号,降低数据可信度。
b)确认引物是否降解:长时间未用的引物应先通过 PAGE 电泳检测完整性,以排除引物降解的可能性。
c)确认程序中是否设置了信号采集步骤:两步法扩增程序一般将信号采集设置在退火延伸阶段;三步法扩增程序应当将信号采集设置在 72℃延伸阶段。
d)模板浓度太低:减少稀释程度并重复实验。
e)模板降解:重新制备模板,重复实验。
f)预变性时间不足:本产品采用热启动的 Taq 酶,请确保按照反应程序设置的 2min 预变性时间进行实际操作。
Q4:Ct 值出现太晚
a)扩增效率极低:优化反应条件,重新设计引物。
b)模板浓度太低:减少稀释程度,重复实验。
c)模板降解:重新制备模板,重复实验。
d)PCR 产物太长:一般将 PCR 产物长度设计为 70~200 bp 范围内。
e)反应体系中存在 PCR 反应抑制剂:一般为加入模板时带入,加大模板稀释倍数或者重新制备新的模板。
f)预变性时间不足:本产品采用热启动的 Taq 酶,请确保按照反应程序设置的 3min 预变性时间进行实际操作。
Q5:阴性对照(NTC)出现明显扩增
a)反应体系或者水被污染:更换新的 Buffer 或者水进行重复实验。反应体系在超净工作台内配制,减少气溶胶污染。
b)引物二聚体的出现:一般在 35 个循环以后阴性对照出现扩增属正常情况,可配合熔解曲线进行分析。
Q6:重复性差
a)加样体积不准:使用性能较好的移液枪,扩大反应体系,增加组分加入体积。
b)定量 PCR 仪孔间温度不一致:定期校准仪器。
c)模板浓度太低:模板浓度越低,重复性越差,减少模板稀释度或提高加样体积。
D)阈值设置:对于不同板间的重复试验,请确保两次试验仪器阈值设置保持一致。
Q7:模板用量 X 是多少?常用的量是多少?
a) X 表示模板 DNA 量需要实验者在首次实验时进行摸索。首先对模板 DNA 进行稀释(一般推荐 5-10 倍),然后模板量梯度上样,选择 CT 值落在 20-30之间的最佳上样量。
b)常用的量是逆转录 500-1000ng 总 RNA,稀释 10 倍取 1μL cDNA 进行 qPCR 实验。
Q8:qPCR 实验结果的有效性?为什么建议 Ct 值要大于 15?
a)有效性要满足三个条件:
(1)标准曲线:扩增效率范围:90-110%,对应斜率为-3--3.5。R2>0.98。 (扩增
效率=10-1/斜率-1),当斜率=-3.32 时,扩增效率=100%。
(2)扩增曲线:S 型曲线,且 Ct 值在 15-35 之间,阴性对照 Ct>35 或无
Ct 值。
(3) 熔解曲线:为单一峰。
b)3-15 个循环的荧光值标准差的 10 倍是荧光阈值,Ct 值太小了会影响曲线。
Q9:Rox 的作用?
ROX 是一种参比染料,其作用是标准化荧光定量反应中的非 PCR 震荡,校正
加样误差或者是孔与孔之间的误差,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线。
Q10:为什么扩增曲线不稳定(扩增曲线平台期锯齿状)?
可能原因:
a)RNA 纯度低,体系中存在较多杂质;推荐参数:OD260/OD280=1.8-2.0,OD260/OD230>2.0。随着 qPCR 反应的进行,阻碍反应的因素不断增加,
若 RNA 纯度低,杂质多,会进一步影响仪器平台期的算法,导致出现锯齿状。
b)仪器长时间未做校准。仪器未校准会使仪器算法错误,导致各种异常结果。
解决方案:
先梯度加大模板稀释倍数看优化效果。若效果仍不好建议新制备高纯度 RNA 重新实验。
b)定期(一般 1 年)进行仪器校准保养。
Q11:为什么扩增曲线无法达到平台期?
可能原因:
a)模板量太低(CT 值 35 左右)。推荐 Ct 值:15<Ct<30。原因:Ct 值太
大(如 Ct>30),刚进入指数扩增期几个循环就停止了反应,故无法到达平台期。
b)循环次数太少(30 cycles);循环次数过少(如 35)导致刚进入指数扩增期几个循环就停止了反应,故无法到达平台期。
c)试剂扩增效率低(CT 小,但无法达到平台期,曲线比较“趴”)。
解决方案:
a)提高模板量;参考 Q1 的优化方法。
b)提高循环次数;推荐循环数:一般 40。低丰度基因可设 45。
c)做标准曲线测定扩增效率,若确实偏低,则换试剂。
d)增加 Mg2+浓度(会增加非特异扩增)
Q12:为什么出现双峰,并且较低峰 Tm 在 80℃之前?
A:较低峰 Tm 在 80℃之前可能原因:存在引物二聚体(一般 mRNA 反转录后
定量,产物在 100-150bp 左右,峰对应 Tm 值为 80-90℃。若有引物二聚体存
在,引物二聚体大小只有几十 bp,峰对应 Tm 值在 70-80℃之间。故会在 80℃
以前出现一个峰, 80℃以后出现一个峰),模板浓度过低或引物浓度过高。
解决方案:
a)适当提高退火温度;
b)提高模板量,降低引物浓度;
c)重新设计引物。
Q13:为什么出现双峰,双峰Tm 都在 80℃以前?
A:双峰 Tm 都在 80℃以前的可能原因:做 MicroRNA 定量时存在引物二聚体。
Micro RNA 反转录后定量, 产物在 80-90bp 左右,峰对应 Tm 值为 70-80℃,若有引物二聚体存在,引物二聚体大小只有几十 bp,峰对应 Tm 值也在 70-80℃
之间。故会在 80℃ 以前出现双峰。
解决方案:
提高退火温度、降低引物浓度或重新设计引物等方式优化。
Q14:为什么出现双峰,并且双峰 Tm 都在 80℃以后?
A:可能原因:
a)引物特异性过差导致非特异性产物扩增。
b)交叉污染。
c)gDNA 污染,可通过 NRC 进行确认。
解决方案:
a)Blast 检查引物特异性,差则重新设计引物。
b)超净台中操作,注意更换 Tip 头,避免交叉污染。
c)通过 NRC 阴性对照进行确认,若有,需重新制备模板。
Q15:为什么是单峰,但Tm 在 80℃之前?
A:可能原因:
扩增产物是完全的引物二聚体,可能是未加模板。
注:若 microRNA,则结果正常(做 microRNA 定量时存在引物二聚体。micro RNA
反转录后定量, 产物在 80-90bp 左右,峰对应 Tm 值为 70-80℃,若有引物二
聚体存在,引物二聚体大小只有几十 bp,峰对应 Tm 值也在 70-80℃之间。故
会在 80℃以前出现双峰)。
解决方案:
进行高分辨率琼脂糖电泳,检测有无目的条带,以确定模板是否加入。优化方法:
新配制无误的反应体系,重新实验。
Q16:为什么是单峰,但峰不尖锐?
可能原因:
存在大小相近的非特异性扩增
解决方案:
a)温度跨度不高于 7℃,视为可用结果(即 Tm 值跨度<7℃可认为是同一种
产物);
b)进行高浓度琼脂糖电泳(高分辨率),确认是否为单一条带。
Q17:建议 qPCR 实验用几步法?
A:常用 2 步法。需提高扩增特异性,可选用 2 步法或提高退火温度。在扩增
效率低, ct 值过大的时候,可以改用 3 步法或延长延伸时间。
Q18:同一基因复孔间熔解曲线Tm 值有差异?
A:同样的扩增产物也会出现 Tm 值有微小差异,一般差异在 1 度以内都可以接
受。
Q19:为什么稀释了模板 CT 值反而变小了?
A:一般 CT 值与模板起始浓度呈负相关,浓度越高,CT 值越小。但也有很多
特殊情况, 比如体系中存在抑制物或是模板不纯,这时候稀释模板反而能使 CT
值变低。
Q20:内参 CT 值小于 20,目的基因均大于 30,怎么办?
A:可能是目的基因为低丰度表达基因导致。
建议:
a)换用内参;
b)换引物;
c)换检测线性范围更广的 qPCR mix。
货号 | 产品名称 | 品牌 | 规格型号 | 包装 | 目录价 | 促销价 | 数量 | 购物车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PR1178918 | ABKuniversal SYBR Green qPCR Mix | ABKbio | 5mL | ¥980.00 |
|